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西安市户口在片区内就直接可以上高中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西安市户口在片区内就直接可以上高中吗
西安市户口在片区内不是直接上高中,根据录取标准对学生进行录取。
西安市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我市2016年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西安市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市教发[2016]29号),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原则,招生政策公平、公正,维护所有考生和所有学校的利益,有利于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所有学校共同发展;招生过程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过程监督,招生政策和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及时公开;录取管理规范、有序,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严密组织,科学安排,实现管理理念和手段现代化,规范招生行为;录取操作科学、高效,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化招生办法,改进录取操作程序,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提高工作效率。
二、计划管理
(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招生执行市教育局审定后公布的招生计划;技工学校招生执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定后公布的招生计划;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招生执行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
(二)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含已划归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地区)、雁塔六区(以下简称城六区)所属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均招收定向生,定向生招生计划为本校统招计划的50%,8所大学附中定向生计划中含大学子女。
定向生生源计划分配的原则是向单设初中学校倾斜、向薄弱初中学校倾斜、向承担义务教育学位任务大的初中学校倾斜,且有利于“大学区”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生源计划分配以各初中学校毕业班学生数为基数,按比例分配。
阎良、临潼、高陵、长安(含已划归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地区)四区和周至、户县、蓝田三县(以下简称四区三县)根据本区县实际,在辖区内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省级示范高中)中确定招收定向生的学校,并将统招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到辖区内各初中学校,分配比例不低于统招计划的50%。
(三)考生填报志愿前,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同时,各初中学校也要在校园内张榜公布招生计划。
三、填报志愿
(一)全市考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所有考生在统考科目成绩公布后按规定统一填报志愿。
城六区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是7月23日至7月25日。城六区录取过程中,统一填报的志愿按程序录取结束后,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学校,未被录取考生可在规定时间补报志愿,选报范围为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
四县三区考生填报志愿时间是7月26日至7月28日。
(二)城六区考生普通高中统招志愿分为两个批次:
第一批次:考生可在城六区所辖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省级示范高中)中任意选报3所学校作为普通高中的第一批次志愿。
第二批次:考生还须在城六区所属的非省级标准化高中,任意选报2所作为普通高中的第二批次志愿。
考生在同一批次选报的学校为平行志愿。
(三)城六区考生选报普通高中志愿的相关规定:
1.选报定向生志愿的考生资格:在生源学校取得正式学籍3年,且初一、初二、初三连续在该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因父母军转安置、正常工作调动的随迁子女选报定向生志愿,不受学籍和就读时间年限限制,但须提供相关证明。
定向志愿每生限报1所学校。
2.通过体育艺术特长生市级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在与招生学校达成录取意向的前提下,应填报与意愿学校一致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学校。
3. 考生还可选报经省教育厅审批的国际课程班志愿。国际课程班收费执行市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
4. 本市辖区内各大学教工子女报考普通高中,在同批次学校中应先选报本大学附中。
大学附中须将经大学纪检和人事部门确认的,参加本年度中考的本校教职工子女名单(含考号、姓名、父母情况)上报市中招办,以备核查和公示。
(四)四区三县根据市教育局中招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确定本区县考生普通高中志愿填报规定。各区县志愿填报规定随本区县招生录取方案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定。
考生填报志愿前区县要公布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在本区县有招生生源计划的城六区学校的生源计划也同时公布,本区县考生均可报考。
(五)选报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考生,在全市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可任意选报学校。
(六)初中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志愿,不得限制学生报考。如有限制学生报考情况发生,学生可直接到区县招生办(或区县考试管理中心)投诉。凡违规阻挠学生填报志愿,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考生建档
(一)参加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考生全部建立电子考籍档案,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使用电子考籍档案录取。
考生考籍档案由市教育考试中心和区县招生办(或区县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建。
(二)考生学籍档案(纸质,包括初中阶段学籍管理相关表册和综合评价报告单、初中毕业升学政策照顾类考生证明表等),由初中学校汇集装袋保管。
(三)考生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在规定时间内凭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或身份证、户口本)到毕业学校办理学籍档案转移手续,考生报到时学籍档案交录取学校。未录取的考生学籍档案在毕业学校留存。
五、录取工作
(一)录取工作组织
全市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城六区与四县三区录取工作同时进行。
1.城六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录取工作由市中招办统一组织,各区中招办配合。
2.四区三县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在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下,由各区县组织录取,并与城六区同时进行。四区三县的录取方案于5月25日前上报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审定。各区县录取结果按时上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批。
(二)录取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学业评价结果和考生本人志愿。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维度;学业评价包括学科考试(考查)、体育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
⑴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6个维度和学业评价成绩均达到C等级以上(含C等级)的考生,方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格。
⑵综合素质评价6个维度中任意2项达到B等级以上(含B等级),且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学科操作考核等级至少有2科达到B等级以上(含B等级),方具备省级标准化高中(包括省级示范高中)和重点职业高中录取资格。
(三)城六区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分批次进行
同批次录取分为预投档、正式投档、预录取和办理录取审批手续四个阶段。预投档阶段各区教育局指导学校认真核对该批次各类招生计划,同批次所有预录取操作完成后,学校一次性办理录取审批手续。
1.第一批次:省级标准化高中(含省级示范高中)录取
⑴特长生录取。经市教育局批准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学校录取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的60%。
⑵国际合作课程班、“春笋计划”创新实验班、国防人才预备班等录取。
国际合作课程班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此类课程班录取的学生都应在该课程班就读,不得随意转到其他普通班就读。
⑶大学教职工子女录取。各大学附中录取本单位教工子女考生。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
⑷统招生和定向生同步录取。
统招生录取:分数线控制在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以上。考生统招志愿选报的学校为平行志愿,所有学校录取同时进行。
定向生录取:在具备定向生资格且填报了定向志愿的应届考生中,以中考成绩和定向志愿为依据,按所在初中学校生源排队择优录取。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录取学校统招生录取线下40分,“大学区”成员学校考生报考所在大学区内的高中学校定向生,录取成绩不低于该学校统招生录取线下50分。
若定向招生学校在某初中学校定向生生源不足,则其剩余定向生计划调整为统招计划录取。
(5)西安中学民营机制,西安市第一中学、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宏志对等班录取。
特长生、国际课程班等、大学教职工子女、统招生和定向生、西安中学民营机制及宏志对等班等五类依次进行预录取,此阶段招生学校初审各类预录取结果。各类预录取工作全部完成后,各学校一次性办理正式录取审批手续。
2.第二批次:非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录取
录取顺序依次为特长生、大学教职工子女、统招生。录取分数线控制在普通高中录取控制线以上。
录取原则、程序和操作办法与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相同。
(四)同分数段考生数大于计划数时,筛选的依据和程序
筛选依据:5个条件2项指标及学科学业考试成绩。
1.5个条件依次为:
⑴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
⑵《陕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陕政联〔2012〕106号)中规定的其他军人子女(以下简称其他军人子女)。
⑶少数民族考生。
⑷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西安市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安市二、三等奖者(以下简称获奖情况)。 (5)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西安市三好学生荣誉的考生(以下简称三好学生)。
2.2项指标依次为:
⑴综合素质6个维度评价结果;
⑵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结果。
3.筛选程序及操作办法:
首先依次比对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其他军人子女、少数民族、获奖情况和三好学生5个条件。若考生具备某一条件,则依次优先录取;若前一条件比对结束还存在考生数大于计划数,则比对下一条件。
若考生5个条件比对结束后,仍存在同分数段考生数大于计划数时,则依次比对2项指标。首先比对综合素质6个维度评价结果同等级个数,若不相等则录取高等级个数多的考生;若相等则比对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结果,若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核的4个等级中同等级个数不等,则录取高等级个数多的考生。2项指标比对中,若某项指标比对后考生数等于计划数,结束筛选,否则继续比对下一指标。
若通过以上5个条件2项指标比对后,仍存在考生数大于计划数,则依次按照学科分数进行比对录取。
(五)四区三县自行组织录取会,录取参照城六区的录取办法、程序和要求实施。
在四区三县有生源计划的城六区学校,由生源所在区县统一安排,与当地学校录取同步进行。录取结果经生源所在区县中招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批。
(六)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录取工作。
职业高中录取新生与普通高中同步。重点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第一批次同步进行录取。非重点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等技术学校与普通高中第二批次同步进行录取。
报考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考生,也可凭准考证和统考成绩通知单或毕业证到所报学校报名。招生学校凭考生报名清册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七)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的录取工作,按照省上有关规定,由市教育考试中心负责,在省考试管理中心统一组织的录取场所内进行。
六.照顾政策
(一)军人子女按照《陕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陕政联〔2012〕106号)执行。
(二)属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在招生录取时,增加录取总分10分后,参加招生录取。
1. 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残疾人民警察;
2.归侨考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符合《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侨眷子女;
3.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获西安市优秀学生干部或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者;
4.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全国一、二等奖以及陕西省、西安市一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全国一、二等奖和陕西省一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安市一等奖者;
5.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得前六名者,或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者;
6.父母双方均为本市农业户口,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并且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书》的独女户和没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双女户家庭的应届女考生。
(三)属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西安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
2. 其他军人子女;
3.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和西安市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二、三等奖者;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安市二、三等奖者;
5.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获西安市三好学生荣誉者。
同一考生具有照顾政策的多项条件,按最高一项给予照顾,所有政策照顾的考生须为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 七、工作要求
(一)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所有学校录取新生总数不得超出公布的招生计划。未经市中招办批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变更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
(二)严格录取管理。任何学校不得自行招收学生,所有考生必须通过正式录取方能取得入学资格,招生学校录取的所有学生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审批,录取结果无效,招收的学生不建立学籍。
(三)严格控制招生学校在规定区域外招生。具有跨区域招生资格的学校,按照《西安市2016年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管理办法》制定本校跨区域招生方案,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录取跨区域学生。
各学校跨区域招生方案经区县教育局审核后,于6月17日前上报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审批。各学校须于8月10日前将招收的跨区域学生花名册(含考号、姓名、中考成绩、毕业学校等基本信息),上报市中招录取领导小组审批。
(四)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校要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制定本校特长生招生方案。各校特长生招生方案上报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实施。此类学校于6月17日前按要求将本校拟招收的特长生名单,上报市中招办审批,以备统一录取会录取。
(五)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各区县要及时做好考生录取信息和档案的整理汇总工作,并按要求上报录取考生信息,以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结果管理
(一)录取结果统一管理。全市所有学校录取结果由市中招办统一管理,三区四县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录取结果要按时报市中招办审批,同时归入全市录取库。
(二)录取结果统一公布。全市所有高中学校录取结束后,城六区由市中招办统一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各类计划的录取数),三区四县录取结果经市中招领导小组审批后,由市中招办和各区县向社会公布。
(三)学校公示录取结果。各学校在校园醒目位置按时张榜公示录取结果和收费标准。录取结果包括:考号、姓名、录取类别(统招生、定向生、特长生、国际课程班、子女生、宏志班、珍珠班、远通爱心班、师范生源基地班、自强班等)。
(四)建立统一标准学籍库。各高中学校以录取库为依据,按照统一标准建立本校高一新生学籍库。各学校学籍库学生必须与录取库学生对应。
(五)严格借读生管理。普通高中学校接收借读生,必须按照学籍管理规定程序办理借读手续,所有借读学生必须报市、区县教育局审批。本市学校之间不得借读。
(六)所有学生按学校建制编班。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严格按照“四独立一分离”的原则办学,独立招生,独立教育教学管理,录取的学生不得与公办学校学生混合编班。
(七)统一新生报名注册时间。各普通高中学校新生报名注册统一在新学期开学报名时间进行,所有学校不得提前组织新生报名、注册,不得提前收费,不得提前组织军训。
九、严肃纪律
(一)各区县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监管力度,区县招生领导小组要认真细致做好招生的各项组织工作,保证政令畅通,保证招生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二)各区县教育局要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市政发[2006]95号)精神,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职业高中招生计划的圆满完成。
(三)市、区县招生管理机构和各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要模范地执行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秉公办事,提高各项工作的透明度。
(四)市、区县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市监察局联合下发的《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市教发[2013]125号)精神,不断完善升学考试监督制约机制,对在招生录取的违纪舞弊行为,按有关规定认真追究,严肃查处。

2018年陕西渭南市中考志愿填报说明 7月24日-7月30日
各位考生:
选报志愿是你继续就读的自主权利,所报考的学校是你今后就学的意愿,也是招生的重要依据。请根据各类学校招生计划,结合中考成绩和个人需求,按照规定慎重选报每一所学校。在选报志愿前请认真阅读以下文字。
一、时间安排
考生填报志愿:7月24日14:00至7月30日18:00,逾期不得补报。
统一录取:8月2日至8月10日
二、填报流程
考生登录渭南市招生考试信息网(
www.wnksgl.com
)填报志愿。
1.输入12位准考证号或报名序号、设定的密码进入渭南市中考管理系统;
2.阅读填报志愿说明;
3.按照页面上的内容及要求,填写志愿信息;
4.填写完毕,点“提交”保存。若发现填写有误,还可以再次修改;
三、政策及规定
1.提前单独批次志愿
(1)考生根据个人意愿,在渭南高级中学、临渭区瑞泉中学和经开区渭南中学三所学校中选择1—3所学校填报志愿,按照平行志愿原则进行录取。
(2)特长生为参加各县市区组织的具有特长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特长生专业测试并被初录的学生,其他考生选报无效;
(3)渭南高级中学50%定向招生计划指标到县校。瑞泉中学、渭南中学20%的定向招生计划指标到城三区以外的县市区学校,30%的定向招生计划指标到城三区学校。考生只能选报三所学校中的一所,定向志愿为具有该校定向资格的初中毕业学校的考生选报,其他考生选报无效。
2.县市区高中批次志愿
(1)城三区(临渭区、高新区、经开区)考生根据个人意愿,在城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及全市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中,选择1—5所学校填报志愿,按照平行志愿原则进行录取。
(2)其他县市区的考生选报公办高中学校只能选报考生所在县市区公办高中,选报民办高中则不受考生生源地限制;考生可以选报一所至五所学校计划,按照平行志愿原则进行录取。
(3)定向志愿录取学校为本县市区具有定向资格的高中学校,具有定向条件的初中学校的考生可以选报,且只能选报一所。
(4)民办普通高中学校跨县市区录取时,不得低于考生所在地区县的最低控制线。
3.职业中学及其他批次志愿。考生选报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三年制中专,在全市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可任意选报最多二至三所学校。
4.有关政策说明:
(1)定向生的录取。具有定向招生资格的高中学校定向定向生的录取,在该校录取分数线下延50分,由高分到低分排队录取。
(2)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在报考学校实际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降10分予以录取。考生向所在初中毕业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查后报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审核,由教育局收集统一在7月20日前报市教育局审批。
(4)随迁子女入学按照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人社厅《关于印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的通知》(陕教考〔2012〕8号)录取。军人子女升入普通高中按照《陕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陕政联〔2012〕106号)执行。
四、录取顺序
录取按批次进行,凡前一批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面批次录取。
1.录取批次顺序:提前单独批次→县市区高中录取批次→职业中学批次。
2.提前单独录取顺序:(1)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2)渭南高级中学和瑞泉中学、经开区渭南中学面向全市招收的统招生的录取;(3)渭南高级中学和瑞泉中学、经开区渭南中学面向全市招收的定向生的录取。
3.特别提示:考生选报的五所普通中学志愿为平行志愿。统招生和定向生同步录取,学校统招计划完成后紧接着录取定向生。
招生学校计划最后一位若出现成绩并列,则按照语、数、外的成绩排序进行录取。
五、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及办法
1.普通高中各批次内按照平行志愿“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自身,志愿优先”的原则投档录取。
2.同批次平行志愿录取,首先对所有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逐分根据每个考生所填写A、B、C、D等学校的先后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当出现考生所报平行志愿中的多所学校都符合投档条件时,只能投向最靠前的一所学校,不能同时投向多所学校。
3.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录取,每个考生只能被一所学校录取。各普通高中、综合高中不得招收未录取或非本校录取的考生,考生及家长要慎重选择各批次内志愿学校的先后顺序,一旦被投档录取,任何人不得更改。
六、填报要求
1.报考志愿代表学生的就学愿望,考生应按规定选报学校。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强行限制考生报考。如遇限制报考情况,考生可在填报期间直接到县市区招生办投诉。
2.填报和确认志愿信息必须由考生本人完成,任何人不得代替。
3.报考志愿是学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切合实际,对每一个批次的志愿,都要慎重选择,不要轻易放弃任何机会。
4、为了避免上线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落榜,原则上要求考生须将平行志愿的学校都填满。平行志愿选报的原则一般为考生根据个人成绩,结合往年某一所高中录取情况,就近上高中或按照理想的学校为首选,依次顺序填报的办法选报学校。考生若因未将平行志愿填满而失去就读普通高中的机会,责任自负。
5.招生计划以市教育局、渭南市招生考试信息网上公布的为准。
6、考生在填报志愿期间如果忘记密码或者发现密码不能正常登录,可持准考证或身份证(户口本)到县市区招生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并及时登录修改。
六、注意事项
1.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过时不能填报。
2.凭报名号或准考证号、自己所设定的密码,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按照系统所列项目和要求填报。
3.填报志愿过程分为4步:①阅读说明;②填写志愿信息;③“提交”保存志愿信息;④确认志愿信息。在第4步点击“确认”之前,可修改已经填报的内容,点击“确认”后即无法修改。
4.网上填报并确认后,考生所报志愿即刻生效,且不得修改。志愿填报确认后考生提出修改要求,一律不予受理。
5.志愿“确认”成功后将会看到“你的志愿已经‘确认’成功”的字样,如果未看到上述信息,说明志愿未确认成功,请重新确认。
6.考生操作时间超过30分钟,需要重新登录。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退出系统。
7.考生志愿选择确定后,要尽快上网填报,不要等待填报志愿规定的结束时间之前才上网,避免网络堵塞而影响志愿的正常填报。
8.未按规定时间确认志愿的考生,报名截止时间之后,系统将自动确认考生志愿信息。 2023年陕西渭南中考总分多少,各科都是多少分? 2023年陕西渭南中考满分是多少分? 2022年陕西渭南中考录取结果查询系统入口 关于下达2022年陕西渭南市中职院校招生计划的通知 2022年陕西渭南中考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网址:
2022年陕西渭南中考录取结果查询系统入口网站:
I 查看中考全部文档资源 >>

2020年延安市中考成绩什么时间公布?
163教育网(https://www.mingshi163.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0年延安市中考成绩什么时间公布?的相关内容。
2020年延安市中考成绩于8月10日中午12点公布。
8月10日,延安市考试管理中心发布公告,2020年延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于8月10日12:00公布,2020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为472分。
163教育网
根据公告,届时考生自行登录延安市中招管理系统或关注延安考试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延安市教育局网站查询成绩。
中考成绩注意:
教育主管部门提醒,不要轻信已被提前录取的谣言,警惕“内有关系,花钱就能入好学校”的骗局。如发现此类情况,请及时报告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将核查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计划从2022年至2023年用两年时间,分阶段逐步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分值由现在的60分提高至100分,其中2022年提高至80分,2023年提高至100分,同时增加测试的内容和选项,增加学生选择性。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以上就是163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63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3教育网:
www.mingshi163.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