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08:06:24 | 163教育网
两个A。
明年莆田中考保留等级,但不再使用一级达标学校须2A1B的等级门槛,改为一级达标校录取全部等级为C以上。另执行等级奖励加分。
莆田市教育局负责人解释,初中阶段重在基础,鼓励学生均衡全面发展,划等用于鼓励加分。考生在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体育7门学科全部达到A级时,投档分奖励5分;以上7门学科为6A1B或5A2B时,投档分奖励3分。
简介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是教育部新招生方案强调的”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也要督促学校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同时,保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奖励加分政策,三年总评为A的考生,投档分奖励2分。
2017届初中毕业生,各初中学校每班学生综合素质评A等级比例不超过25%(含四舍五入为25%)。此外,降低少数民族学生照顾加分分值,由原来的10分降为5分。
可以加分,中考一共有六个加分项。
一是初中阶段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特长生加5分(同类别不累计加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属同一类别)。
二是初中阶段在教育部门主办或参与举办的科技、信息技术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竞赛、无线电测向比赛、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山东赛区竞赛,全国、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青岛市中小学清华同方杯信息技术竞赛、中小学联想探索科技杯信息技术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加5分;全国二等奖、全省一等奖加4分;全国三等奖、全省二等奖、全市一等奖加3分。(同类别比赛只加最高奖项,不同类别比赛可累计加分)。
三是初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山东赛区一等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山东赛区特等奖相当于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初中生数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各加5分(不同学科可累加,同学科只加一次)。此类中1、2、3项获奖加分,必须有获奖证书及复印件。
四是烈士子女(持国家颁发的“烈士证”及复印件、学校证明)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时降低20分录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持团级以上部队政治处证明、学校证明)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时降低20分录取。
五是因公牺牲军人子女(持因公牺牲军人证明书及复印件、学校证明)降低10分录取。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持残疾军人证及复印件、学校证明)降低10分录取(旧版“革命伤残军人抚恤证”的特等、一等、二等残疾军人子女享受对等待遇)。
六是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持市政府侨办制发的华侨证、学校证明)、少数民族子女(持本人户口簿及复印件、学校证明)、台湾籍子女(持市台胞联谊会出具的有关证明、本人的户口簿、学校证明)加5分。
该项规定范围内的考生,升高中总分低于全市最低录取线10分以内的,可由市教育局统一调拨到一般公办普通高中照顾录取。
中考加分项目如下:
1.体育成绩加分,体育成绩是中考中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体育项目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各地设置的加分标准不同,但一般都在10分以内。
2.学业竞赛加分,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比如,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数学竞赛、英语竟赛等。
3.文艺活动加分,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文艺活动(如朗诵比赛、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绘比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
4.社会工作加分,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公益性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
5.奥数等级考试加分,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地市级奥数竟赛并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 163教育网
6.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成绩优秀者可获得10-20分的加分。
7.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成绩优秀者可获得5-10分的加分。
8.历史、地理等社科成绩优秀者可获得5-10分的加分。
9.艺术类特长生可获得20-40分的加分。
资料扩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中国将这几科考试科目规定为国家课程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中考在高考之后进行,具体时间各地自行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以上就是163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63教育网。2023-12-02 07:53:45
2023-11-29 16:58:55
2023-11-29 09:16:17
2023-12-26 21:08:20
2023-12-10 07:35:41
2023-12-06 23: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