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0 04:23:32 | 163教育网
外地户口在天津不能考大学,必须持当地户口才能参加高考。
具有天津市户籍的高三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天津市的普通高考报名。在外地上高中的天津户籍考生,报名时除提供户口簿和身份证原件外,还须提供学籍所在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在高考报名当年的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从2020年开始,天津市普通高考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因此,2020年起,天津高考考生(含外地上学的天津籍高中生)应在高考报名当年,在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3门,并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等级性考试。
外地人在天津参加高考条件:
《天津市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津招委高发[2015]16号)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4)户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具有本市正式常住户口;
②具有本市蓝印户口且符合津教委中[2009]6 号文件规定;
③符合积分落户政策的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天津本地户口在外地上高中应如何参加高考?
有天津市正式户口,但是没有天津的学籍不能在天津高考。
对持蓝印户口考生,区招办须按本市有关规定审查其原户口簿、蓝印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和高中学籍学历是否符合条件。
重点审查蓝印户口的审批时间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持有“城市建设增容费”票据、应届毕业生学籍是否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资格审查结束后,区招办将本区全部持蓝印户口考生的情况进行汇总,交由有关部门复核。
对随迁子女投靠落户后取得常住户口考生,其资格审查按照本市正式常住户口考生有关规定执行。
其他地方异地高考政策:
北京
北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上海
持居住证C证人员子女只能在上海参加中职考试,只有持A证者的子女才可以在上海就地中高考。而根据上海《居住证管理条例》,在该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并参加上海本地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可办理居住证C证,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可办理居住证A证。
广东
2014年起,在广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具有广东中职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可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院招收招生考试,可与广东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2016年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广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广东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广东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广东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教育在线-2019天津异地高考报名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异地高考
163教育网(https://www.mingshi163.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不是当地户口能否进天津私立高中的相关内容。
可以,但是需要满足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相关规定:随迁子女在天津市参加中考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及条件由各设区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具体办法:
(一)随迁子女参加中考。随迁子女在天津市参加中考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及条件由各设区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二)随迁子女参加高考。
1、流入天津市的随迁子女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以上连续就学记录的,同时提供家长《就业失业登记证》、居住证和高中段学籍证明,即可在天津市参加高考。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由省招生委员会确定。
2、流出天津市的随迁子女无法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需回我省参加考试的,可按我省有关规定报名参加高考。
扩展资料:
相关配套保障工作
1、加强规划建设。各地应根据教育现代化要求,合理制定中小学布局和建设规划,加大教育投入,多措并举增加基础教育资源总量,努力满足符合规定的随迁子女就学需求。
同时加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监测,严格办学标准,扎实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确保增量不减质,区域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受明显影响。
2、规范招生秩序。统一政策,严格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管理,严格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在区域内初中分配的管理,严格各类中职学校和民办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的管理,切实防范和制止中考、高考移民现象发生。
3、完善学籍管理。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籍注册、转学等各环节管理制度。所有随迁子女学生均须在我省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中进行电子学籍注册。
4、改进学校管理。要适应随迁子女入学人数增加后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与本地户籍子女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教育基础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育人质量,帮助随迁子女尽快适应新学校的环境和要求,实现快乐健康成长。
5、加强宣传引导。既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宣传,又要加强对本地群众的政策宣传。对本地群众要多宣传外来务工人员对本省本地的贡献,宣传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理念和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的趋势。
6、对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要多宣传本地教育资源的实际承载力、政策条件设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努力促进全社会对已定教育政策的理解,进而促进全省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 163教育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做好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
以上就是163教育网整理的外地人在天津参加高考可以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63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3教育网:www.mingshi163.com外地学生可以在湖州参加中考和高考吗根据目前的中考政策,外地户口可以在湖州参加中考。1、属于外地户口应届初中毕业生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待遇,可参加湖州市的中考,也可以就读湖州的高中。2、根据现行的高考政策,各省普高教材不一致,各省高考方案也不同,若以后该生户口迁至浙江省,则该生在湖州就读高中,高考时无影响,若户口不迁至浙江省,则该生需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在湖州就读高中对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不利因
外地户口能在天津上高中吗不可以。因为据《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取得积分入户资格的居住证持有人,其未成年子女符合本市子女投靠落户政策的,可以同时办理子女随迁落户手续。投靠或随迁落户的子女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在本市报名参加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也就是说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未落户之前,其子女只能在津接受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不能上高中。外籍孩子转学参加天津普通
在天津中考没有本市户口的外地学生是否可以上高中?今年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市中招办对学业考试报名条件和要求等做出如下说明:一、报名条件和要求1、2009年5月12日前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蓝印户口的应届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在本市学校就读的,在就读学校报名;在外省市学校就读并要求回津升学的,须持本人户口簿和学籍证明等材料,按规定时间到户籍所在区县中
2025年外地人可以在嘉善上学吗可以。2025年外地人可以在嘉善上学。2025年的外地人可以报考嘉善的中小学,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具备居住资格,身体健康,持有有效的护照等。此外,需要缴纳足够的学费。嘉善小学是一所位于浙江省嘉善县城的公立小学,成立于1913年。2025年外地人可以在嘉善上学吗可以。2025年外地人可以在嘉善上学。2025年的外地人可以报考嘉善的中
外省的户口可以在阜阳参加中考吗外省的户口可以在阜阳参加中考。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外省的学生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在阜阳市参加中考的。学生需要在报名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且需要符合阜阳市中考报名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阜阳市教育局对于这一政策的执行也十分严格,确保所有符合要求的学生能够公平参加中考。与此同时,对于外省学生参加阜阳市中考而言,可能面临着学籍、户口等问题。
宁波中考是几月几号宁波中考是几月几号:中考时间定于6月23日和6月24日进行,具体安排如下:6月23日上午:语文、数学6月23日下午:英语6月24日上午:政治6月24日下午:历史、地理。一、宁波中考考试科目与时间安排1、中考是一项全面考察学生能力的考试,宁波中考时间表的科目设置基本同全国各地中考科目是否相同。2、学生需要应对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六
在江门体校上高中外地户口能参加高考吗在江门体校上高中外地户口能参加高考。从2016年开始,广东全省全面放开异地高考。江门是广东的地级市,执行广东政策。外省户籍考生2017在广东高考,考生及父母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外省户籍考生监护人在广东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2、外省户籍考生监护人在广东省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凭);3、监护人持有广东省居住证,已连续3年以上含3年(有效
东莞2023年小升初政策外地生东莞2023年小升初政策外地生如下:各个区都设有相应的初中入学条件,只有符合条件才能顺利小升初,比如海淀区小升初入学条件就有以下这些内容:1、具有海淀区学籍的,本市户籍学生和经审核通过的非本市户籍学生;2、学籍不在海淀区,但全家户籍在海淀区或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具有本人的合法房产并实际居住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3、经审核通过的按本市户
2024-12-01 23:20:23
2024-11-29 04:18:58
2025-02-18 00:44:52
2025-02-07 00:48:04
2024-12-25 03:48:03
2025-02-09 22: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