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63教育网小编整理了2024年中考政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2024年中考时间安排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年中考政策
2024年中考政策: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确保命题质量;强化试题政治性审查,引导学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科学设置试卷难度,减少记忆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认真遴选命题人员,每个学科命题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规范中考命题管理,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试卷抽检复核制度。
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教育部2021年中考命题评估结果反馈,深入排查本地中考命题工作薄弱环节,全面加强命题工作,确保2022年中考命题质量,进一步巩固提高“双减”工作水平,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
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部署,不断加强和改进中考命题工作,命题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从对各地中考命题跟踪评估的情况看,一些地方还存在超标命题、试卷难度不合理、记忆性试题比例偏高等问题。2022年将迎来“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次中考,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对于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
《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一、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特别是辖区内地市命题单位存在命题管理不完善、条件保障不到位、命题人员数量不足、命题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确保命题质量。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二、强化试题政治性审查。各地在中考命题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建立试题政治性审查制度,切实加强各学科特别是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试题的政治性审查,重点审查试题选材的价值导向和材料使用的严谨性,杜绝出现国旗国徽图案使用不规范、国家地图版式不完整、不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问题,确保试题正确政治方向。
三、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各地要认真落实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规定要求,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四、科学设置试卷难度。各地要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对各相关学科中考试卷考试时长、容量、难度等提出规范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五、认真遴选命题人员。各地要按照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要求,认真遴选各学科命题人员,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每个学科命题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含至少2名试题审核人员)”基本要求。命题人员应以优秀学科教研员和初、高中骨干教师为主,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严禁命题人员参与考试辅导材料编写和校外培训活动。
六、规范中考命题管理。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命题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命题程序,完善闱点条件保障,强化安全保密工作,确保命题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命题人员培训,严明工作纪律,签订保密责任书,明确命题工作责任。要坚持试题命制人员和审核人员分离,加强试卷政治性、科学性、技术性、程序性审查和学科交叉审查。要认真做好阅卷工作,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试卷抽检复核制度,确保阅卷质量和公平公正。

2023年起广西实行全区中考统一命题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全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实施全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以下简称“中考统一命题”)有关工作的总体目标,并就笔试科目命题及考试安排、操作性考试科目命题及考试安排、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中考统一命题工作提出要求,完善公平公正、科学高效考试招生制度,进一步优化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
明确2023年实行全区中考统一命题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要求,为确保我区中考工作平稳过渡,《通知》提出,从2023年起,全区实行中考统一命题。2023—2024年依据《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命题,根据各地实际统一考试时间及赋分;2025年起,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命题,结合学段衔接和育人导向调整个别科目考试时长及赋分,促进形成更加完善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多元的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
确定9个笔试科目纳入全区统一命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为做到“学什么、考什么”,严格依标命题,《通知》提出,将计入中考总成绩的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测试)、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9个科目纳入自治区级统一命题。体育与健康、实验操作(含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动教育等学科仍由各市负责。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作为考查科目,由各市统筹安排。
统一命题学科基本上没有变化,个别学科有微调
全区统一命题前,中考由各市分别命题(其中南宁等6市统一命题),个别学科考试时间、时长、赋分不一样,为做到全区统一,同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按公约数原则,大部分学科没有变化,只有个别学科有微调。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2025年起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的分值增加,考试时长相应延长。全区统一命题前,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时长120分钟、各赋分60分。全区统一命题后,两学科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26日上午,其中2023、2024年两学科各赋分6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2025年起调整为各赋分75分,考试时长延长至150分钟。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都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塑造初中学生价值观、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学科则是在高考综合改革“3+1+2”的选择性考试科目中与物理学科同属必选科目。渐进提升两学科分值,既是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促进中高考衔接要求,更是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要求。
二是对于个别市考生而言,从2025年起地理和生物学将计入中考总成绩。全区统一命题前,全区12个市地理和生物学计入中考总成绩,只有2个市不计入。两学科新课标已明确“考试成绩是初中生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同时地理、生物学学科也是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模式后的选择性考试科目。为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促进中高考衔接,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全区统一命题后,地理、生物学学科成绩将统一计入中考总成绩。考虑到2020级、2021级学生已经或即将参加地理、生物学考试,2023—2024年,两科的考试成绩各市仍执行原来的规定,2025年起统一计入中考总成绩。
三是外语考试时间由上午调整到下午。为促进中高考衔接,参照高考外语考试时间,自2023年起外语考试时间调整为每年6月26日下午。
笔试考试结果呈现及结果应用方式总体稳定
《通知》明确,笔试考试科目以原始分记录成绩,考试成绩及升学总成绩均以A+、A、B+、B、C+、C、D、E等级别呈现。合格标准由各市依据相应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以上各等级的比例由各市根据当地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情况确定。
强调操作性考试科目考试及结果应用
2022年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对各个学科的课时数、评价方式等都提出了要求,《通知》将操作性考试单列,强调实验操作以及体育、美育、劳育等科目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性考试和信息科技(信息技术)学科考试都具有动手实践操作性强的特征,《通知》明确了几个科目的考试方式,要求各地将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目的是提高学校对实验操作的重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通知》明确体育与健康中考赋分60分及以上,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通知》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明确美育的考核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美育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要求各市配足配强美育教师,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美育课程。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通知》要求做好劳动教育的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通过评价促进各地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劳动教育课程。
要求各地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阶段学生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通知》要求建立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创造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模块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评卷及招生录取仍由各市组织实施
全区中考统一命题后,命题及印卷工作将由自治区统一实施,考试组织、评卷阅卷、结果呈现、招生录取等工作仍由各市负责,中考招生相关政策不变,仍然坚持属地招生原则,严禁跨市招生、跨区域招生。
原文标题:广西云:2023年起,广西实行全区中考统一命题
文章来源:
广西梧州中考统一命题后 统一命题的学科有什么变化? 2023年广西梧州初中学考政策解读 十问答详解 2023年广西柳州中考总分多少,各科都是多少分? 2023年广西柳州中考满分是多少分? 2023年广西来宾中考总分多少,各科都是多少分? 2023年广西来宾中考满分是多少分? 查看中考全部文档资源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2024年中考时间安排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2024年中考时间安排6月24日-6月27日上午。
2023-2024学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笔试)安排
6月24日,6月25日,6月26日,6月27日,测试对象,9年级考生,八年级考生,早晨,中文(150分钟)(9:00-11:30),数学(120分钟)(9:00-11:00),道德与法治史,(一节课120分钟),(9:00-11:00),地理生物学,(同堂课120分钟)。
(9:00-11:00),下午,物理(90分钟)(15:00-16:30),化学(90分钟)(15:00-16:30),外语,含120分钟外语听力测试),(15:00-17:00)。
1.中考时间
广西南宁中考时间2023年具体时间是6月24号至27号,广西中考9个笔试科目全区统一命题。将计入中考总成绩的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测试)、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个科目纳入自治区统一命题。
体育与健康、实验操作(含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动教育等学科仍由各市负责。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作为考查科目,由各市统筹安排。
2.中考成绩呈现方式
广西全区统一命题前,广西中考成绩及升学总成绩均以A+、A、B+、C+、C、D、E等级别来呈现。合格标准各市依据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以上各等级的比例根据当地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情况确定。实施全区统一命题后仍执行此规定,成绩呈现方式没有变化。
163教育网
3.中考科目的变化
今年广西全区中考统一命题的学科共9个: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物理、化学等7个学科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考试,地理、生物学科目在八年级第二学期考试。全区统一命题前,中考由各市分别命题(其中南宁、北海等6市统一命题)。
个别学科考试时间、时长、赋分不一样。为做到全区统一,同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按公约数原则,大部分学科没有变化,只是个别学科微调。
以上就是2024年中考政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2024年中考时间安排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63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