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8 04:10:42 | 163教育网
江苏省2024年中考政策如下:
一、统一命题:
1、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一至九年级开设“劳动”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
2、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一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
3、不得针对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跨校际的考试。
4、各学校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5、对中考组织时间、总分值、考试时长等进行相对统一的安排,减小各市中考方案的差异性。自2024年开始,实施具有江苏特点的中考全省统一命题办法。
二、中考改革:
深化中考改革。坚持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定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和优化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坚持提高过程性评价在高中学校招生录取中的实际应用。
对中考组织时间、总分值、考试时长等进行相对统一的安排,减小各市中考方案的差异性。加强理化生实验技能、艺术素养、体质健康水平考查的研究与探索,分类形成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完善全省初中毕业生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的组织机制。
考试内容: 163教育网
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各地要认真落实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规定要求,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科学设置试卷难度。各地要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对各相关学科中考试卷考试时长、容量、难度等提出规范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
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来看,江苏中考难度并不是很难,大家只需要夯实基础,考试中正常发挥,基本上就能顺利升入高中。
2018年的中考即将到来,历史科目的试卷大家都做的怎么样了?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
C. 稻谷 D. 彩陶器
2.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3.“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 ……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
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6.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 文化 运动
7.1919年 元旦 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是( )
A.梁启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
8.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
A.A B.B C.C D.D
9.“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描述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10.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 )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大跃进”的需要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12.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延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13.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下列作品属于古希腊戏剧成就的是( )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哈姆雷特》
14.某文件颁布后,英国国王的誓词也发生了变化(如图),该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15.“虽然向美洲 种植 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农奴制改革
16.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取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 措施 有( )
①废藩置县②允许土地买卖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7.他曾经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地球在赤道附近略宽而且相对扁平。“他”是( )
A.牛顿 B.瓦特 C.达尔文 D.爱迪生
18.下表为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 1928﹣1929 1930﹣1932 1933﹣1937 1938﹣1940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470 460 440﹣450 420﹣430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发
19.德国战败后,美苏英分区占领德国(如图).此举是依据(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宣言》 D.雅尔塔会议
20.“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B.交通工具的革新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
21.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起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清朝的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个少数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材料四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节选自紫荆网
(1)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边疆地区加强管辖设置的机构(两例)。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香港回归的时间。材料中“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新思维”指什么政策?香港回归有何意义?
22.材料一 (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的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两个大出口,一个是海洋,一个是沙漠。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二 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节选至《乾隆御制诗》
材料三 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
﹣《大国治理》
材料四 《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如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的两个出口“沙漠”和“海洋”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4)完成材料四A和B两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3.材料一 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
材料四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域的霸权主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指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
(3)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欧洲联合的标志,并分析欧洲联合的影响。
(4)你认为漫画四所反映的事件对欧洲一体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下一页更多精彩“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2023年上海中考的答案公布时间通常在考试结束后一周内。
具体公布时间还需要等待上海教育考试院的官方通知。
上海中考成绩什么时候出2023?
答:2023年7月16日。
2023年7月16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市教育考试院公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各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考生可登录上海教育考试院查询成绩。
上海2023中考各科成绩总分如下:
2023年,上海中考改革第三年,中考总分750分:
语数外各150分,其中英语分为笔试(含听力25分)140分+听说测试10分
理化综合测试150分,分为物理70分+化学50分+实验操作15分+跨学科案例分析15分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各60分,分为日常考核30分+统一考试30分
体育30分,分为日常考核15分+统一测试15分。
中考: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中国将这几科考试科目规定为国家课程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中考在高考之后进行,具体时间各地自行确定。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以上就是163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2023上海中考答案什么时候公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11-29 14:26:14
2023-12-02 07:53:45
2024-02-03 14:49:01
2023-12-08 13:15:55
2023-12-02 16:36:59
2023-12-02 14:52:38